目前,望江县文化产业主要有文化演艺类、文化休闲娱乐业类、文化旅游类、文化用品设备制造和销售类、印刷业等五个大类。有各类黄梅戏演出团体30多家,专门表演场所2家,游戏厅10家,歌舞厅12家,县电视台、有线电视台、广电网络公司各1家,电影院1家,网吧54家,音像制品销售店22家,印刷复制经营49家,出版物发行企业45家,文化设备生产企业1家,望江挑花企业4家。文化产业对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一定的补充和推动作用。
望江挑花产业是我县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一大特色,望江挑花有着三进北京人民大会堂的辉煌历史,并多次作为珍贵礼品馈赠国际友人。2008年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我县也因此两次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2008年,以县惠龙挑花工艺有限公司成立为标志,望江挑花产业正式步入了市场化、产业化发展之路。随后,润芳挑花工艺品有限公司、金百灵挑花工艺品有限公司、华美挑花工艺品有限公司相继组建。这四家挑花公司遵照“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非遗”工作方针,以“公司+农户”的市场化运营模式,积极开发新品,努力拓展市场,生产的挑花工艺品已走向全国各地。望江挑花已开发出手工艺礼品、旅游纪念品、家居饰品、文化礼品、商务礼品等10多个系列120多种产品。惠龙、润芳、金百灵公司产品多次参加国内各类博览会并获奖。鸦滩镇招商引资建设挑花民俗风情一条街,全力打造“文化强镇”。“望江挑花”品牌被省工商局等七个部门授予“安徽文化产业十大影响力品牌”。
黄梅戏演艺产业是我县文化产业的一大亮点。县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主动适应文化体制改革的大趋势,面向市场求生存,转换机制增活力,锻炼队伍树形象,不断创新促发展,连续多年演出场次、演出收入居全省县级文艺院团前列。公司在储备了40多本传统大戏的基础上,最近几年又排演《阿珍》、《相知呤》、《鸳鸯壶》等多部传统大戏,成功参演第五届、第六届中国(安庆)黄梅戏艺术节。民营黄梅戏院团近年来发展迅速,除12家经过正式登记的院团外,还有20多家民间班社,共有从业人员500多人,年演出场次6000余场,年总收入800万元,观众600多万人次。他们常年在县内和浙江、福建等地巡演。其中“长江”“百花”两家跻身全省“百佳剧团”行列。县长江剧团新编现代黄梅戏《胡久根卸任》先后参加安庆市黄梅戏展演周和安徽省文化厅组织的民营院团剧目展演后,反响热烈,省文化厅市场局还举办了专题研讨会,得到了有关专家学者的充分肯定。县长江剧团被省文化厅评为全省民营艺术“十大名团”,黄梅戏《胡久根卸任》被评为“十大名剧” 称号。在传承黄梅戏艺术,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培养锻炼黄梅戏新人,活跃县内外广大群众文化生活等方面,县黄梅戏艺术传播公司和众多民营黄梅戏院团发挥了积极作用。
文化设备制造业异军突起。创办于2005年的安徽省精英舞台机械制造有限公司专业致力于观演设施的设计与研究以及观演设施多功能化过程中相关产品的研发、制造、安装,填补了我省在此行业的一项空白。公司坐落于望江县经济开发区,成立至今已承建了一大批省内外重点的文化和艺术以及体育观演设施。“刚性链条装置传动升降平台”项目获得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还获得“新型舞台吊杆机”和“新型升降舞台”等2个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公司创办六年来,每年的销售产值不断增长,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企业资产总额从创办初期的260万元增长到近2473多万元,营业收入从当年120万元增长到现在的4063多万元,年净利润增长到513万元。
旅游文化产业在差异化发展中起步前行。全县现有较大型旅游基地2处、农家乐点12家、旅行社7家。以山水游、农家乐生态游、休闲游、古雷池文化旅游为特色的旅游文化产业强力起步,方兴未艾。